法治的根基在于民心,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法度,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与安全感。近日,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岿美山镇村民黄世永的遭遇,暴露出个别地方在政策执行中存在的法治意识淡漠...
人民与法
国台办评赖清德“团结十讲”第二讲:行“分裂”之实的“台独”自白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25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就赖清德24日所谓“团结十讲”第二场演讲中涉两岸关系内容评论指出,这一讲话是行“分裂”之实的“台独”自白,为强化“台独”认同大肆鼓噪。...
中国发布丨2024年以来检察机关起诉毒品犯罪6.5万余人 纠正漏捕1000余人
中国网6月25日讯(记者 彭瑶 )6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高质效办好毒品案件 加强禁毒综合治理”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苗生明介绍,2024年1月至2025年5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毒品犯罪5.3万余人,同比下降14%;起诉毒品犯罪6.5万余人,同比基本持平。...
浦发银行郑州分行开展信用记录关爱日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信用意识,普及征信知识,营造“学征信、懂征信、用征信”的良好氛围,近期,由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主办2025年“守护信用、共赢未来”的“信用记录关爱日”专题宣传活动在郑州市绿城广场开展,浦发银行郑州分行作为协办单位积极参与,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助力构建诚信社会,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根本立场
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现代化与法治内在联结、相互依存。实现法治理念、法治制度、法治实践等的现代转变,是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同时,法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在不同国家往往具有不同特点,形成各具特色的法治现代化道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伟大社会革命进程中创造出来的植根中华大地、推进法治变革的自主型现代化法治新路,蕴涵独特的内在逻辑与法权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区别于西方法治现代化...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的规定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以下简称反外国制裁法)等法律,制定本规定。...
汇民意聚民智 代表法修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3月7日下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举行的小组会议上,80后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荣华第四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盛弘又一次参与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以下简称“草案”)。...
科普法“更新”,你我都受益
DeepSeek“破圈”,人工智能等科技话题热度飞涨;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接待观众超300万人次,很多地方“一票难求”……科普,渐成“热潮”……2002年,我国颁布实施世界首部科普法。时隔20余年,2024年12月25日,我们又迎来新修订的科普法。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这部新修订的科普法有哪些重要变化?未来,助力科普事业大发展,又该如何充分发挥法制保障作用?...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的说明 ——2025年3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推动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